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5G推进工业信息化转型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31 13:28:45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
导读:5G商用3年以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尤其是在工业领域,5G应用已初见成效,助力企业实现生产柔性化、提升生产区域流通效率、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助
5G商用3年以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尤其是在工业领域,5G应用已初见成效,助力企业实现生产柔性化、提升生产区域流通效率、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但也要看到,工业企业在推动5G应用时面临投入大、参照少、隐忧多等阻碍。对此,下一步要从提升工业领域的5G网络供给能力、积极树立行业应用标杆、推动5G设备降本提质、提升5G安全应用水平4个方面,促进工业5G应用深入融合,进而加快工业信息化转型升级进程。

在物流环节,提升生产区域流通效率。通过将厂区、矿区、仓储中心、生产中心等区域的自动化设备接入5G网络,利用智能物流调度系统,结合边缘计算以及高精度定位技术,对区域内的物流终端进行调度管理,实现运输、分拣、配送等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与订单需求、生产环节数据相结合,融入工艺与流程,确保生产节奏,提高企业物流、生产效率。例如,中兴通讯与中国电信成都物流中心合作,将自身研究5G的经验应用到物流中,利用5G网络连接范围广、连接数量大的优势,对繁杂的物流业务进行了整合,让整个仓储配送效率提升了50%。

在质检环节,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工业制品质量检测是目前5G在工厂最广泛的应用场景之一,“5G+机器视觉”以机器代替人工,从事产品缺陷检测、尺寸检测和机械手无序抓取等操作,将抽样检测变成了全量检测,具有“更准、更快、更易”的优势;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不断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良品率。 “5G+机器视觉”不仅解决了人工检测精度低、准确率低、效率低等问题,还通过解放劳动力,间接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现实压力,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当前,各大钢铁企业广泛应用"5G + 8K表面检查技术手段"对出厂的各类原材料进行全面检验,凭借其高效准确的特性已可实现高达90%的原料不合格品被精确检出的目标,并且该项技术的漏报率和误差率均在85%以下。

企业投入高。高昂的设备改造、应用开发以及运营成本,是企业在推进5G应用时面临的“拦路虎”。5G终端芯片和模组设计极为复杂,研发门槛极高,投入巨大,产业发展初期量产的5G终端价格自然较高。目前,一个5G模组的价格达几百甚至上千元,与现有4G模组的几十元相比,成本差距巨大。同时,工业企业开展5G应用需要的模组数量是成百上千个,这意味着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较高的设备改造成本。同时,由于5G行业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针对各行业不同场景需重新开发平台,应用研发费用不菲。此外,公有云的长期运营成本也是很多工业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行业内外的专网定制化改造成本高,还要考虑5G网络耗能及流量产生的费用。

企业升级隐忧多。现阶段,工业企业高度重视信息化转型升级,纷纷加快上网、上云,但是对高速率、低时延等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仍然有限,高额的投入以及5G应用后收益的不确定性,将影响企业对“5G+工业互联网”的需求。同时,工业制造领域对5G网络建设和管理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尤其是在数据采集、视频监控、生产调度等环节,工业企业对网络设备系统安全和终端安全的担忧较多。随着越来越多的5G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数量众多的智能终端以及技术架构的异质化,将导致网络安全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不断加大。此外,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边缘计算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可能导致区块链领域网络攻击面的进一步增加,而公司的广泛使用虚假的开源代码进一步加剧区块链领域的网络安全风险。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