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面对5G和算力的SPN 2.0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1 10:34:11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
导读:SPN作为原创性技术体系,已经在5G网络中全面应用。SPN技术架构实现了TDM和分组有机融合,支持L0到L3能力,契合5G无损、高效的承载需求,具备大带宽、低时延、网络切片、灵活连接、高精度同步和统一管控等技术优势,并
SPN作为原创性技术体系,已经在5G网络中全面应用。SPN技术架构实现了TDM和分组有机融合,支持L0到L3能力,契合5G无损、高效的承载需求,具备大带宽、低时延、网络切片、灵活连接、高精度同步和统一管控等技术优势,并且通过重用以太网产业链实现了降低组网综合投入和超大带宽,解决了面向5Gbit/s大颗粒的端到端高效无损硬隔离传送问题。

同时,作为由中国提出和设计的自主原创性技术,SPN已成功在ITU-T完成7个系列标准立项,以及四大核心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成为了继SDH、OTN之后的新一代传送网技术体系,为我国5G承载和应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随着5G垂直行业、政企业务、算力网络的蓬勃发展,SPN在切片颗粒度、业务感知、灵活连接、泛在接入、智能运维、绿色节能等方面技术不断增强,SPN正在逐步迈入2.0时代。技术上的突破和发展,支撑SPN应用到更多的行业场景。

SPN 2.0引入了面向综合承载的SPN小颗粒技术(FGU,Fine Granularity Unit)及提升网络复盖和接入能力的小型化SPN设备,增强了面向用户的智能运维能力及面向“双碳”战略的节能机制等。如图1所示,SPN 2.0将致力于打造“高效、融合、智能、低碳”的新一代综合业务承载网。

高效网络:不断精准优化的满足用户多样化业务场景下承载网络的需求,一如既往的打造高效高质之网。灵活匹配各类业务带宽需求,实现带宽精细化;高效满足各类用户隔离要求,达到隔离精细化;高质保证99.999%可靠性,确保管理精细化;毫秒级时延和微秒级抖动,网络性能确定性高;在线无损带宽调整,需求调整灵活性高。

融合网络:一网多业、网络开放,打造综合包容之网。通过丰富设备形态和灵活组网能力,实现无线基站、垂直行业、政企专线、家庭宽带、云网业务的综合承载;通过规范化接口模型和组网方式,实现边缘网络异厂家灵活组网;通过开放第三方接口,实现网络可视化与用户自助服务。

智能网络:面向“规建维优营”需求,打造极简智能之网。基于对历史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和管控系统等,主要实现高速公路网络可靠性规划与计算机仿真、高质量业务快速创建、高速公路网运维自动化等能力。

低碳网络:面向“双碳”战略,打造绿色节能之网。通过网元级和网络级技术优化,实现SPN网络低碳运营;通过强化业务调度能力,助力数据中心降耗节能。

SPN 2.0以“切片粒度更精细、业务连接更丰富、设备组网更灵活、网络运维更智能、在线运营更低碳”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构建SPN/MTN小颗粒技术、打造小型化接入SPN新型设备形态、引入随流检测、SDN、AI等技术,全方位、高质量实现SPN面向综合承载的精细化能力、面向算网融合的承载能力、面向泛在覆盖的组网能力、面向用户的运维能力和面向“双碳”战略的节能能力。

面向综合承载的精细化能力
5G+垂直行业、政企专线的应用以及SDH设备的逐渐退网,催生出大量具有小带宽、软硬隔离结合、确定性低时延、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等承载需求的业务。作为面向未来的5G移动承载技术,MTN需要突破5Gbit/s颗粒度的硬切片单元,向Mbit/s级别硬隔离切片平滑演进。

SPN/MTN小颗粒技术聚焦构建端到端高效、无损、柔性带宽、灵活可靠的通道和承载方式,将硬切片的颗粒度从5Gbit/s细化为Mbit/s级别,以满足5G+垂直行业应用和专线业务等场景中小带宽、高隔离性、高安全性等差异化业务承载需求。为了更好的支持Mbit/s级别数据的硬切片,支持MTN小尺度颗粒传感器的技术架构需要具备以下特征和能力。

带宽精细化:能够支持Mbit/s级别的带宽颗粒度,从而实现灵活的任意N×10Mbit/s带宽划分。对于Mbit/s级别到Gbit/s级别的各类型业务带宽需求,均可以匹配和高效承载。

独立和完善的OAM能力:每一条小颗粒MTN通道提供独立的OAM信息和检测。OAM码块随路插入每一条Mbit/s级别的MTN通道中,提供该通道的连通性检测、故障和性能监测能力,保证50 ms以内的保护倒换。

业务无损的在线带宽调整能力:支持在保证用户业务正常传输的同时,对Mbit/s级别MTN通道的带宽进行增大或者减小的在线调整,使带宽和时隙资源分配更加灵活。

未来算力位置将从中心向边缘发展,大量用户从边缘接入算力,城域SPN将是承载边缘和泛在算力的主体。SPN 2.0支持算力服务化连接,通过SPN管控系统实现算力连接服务化和虚拟化,简化端到端算网连接的管控;支持端到端敏捷发放、端到端业务可视、端到端运维能力;支持灵活切片能力,通过MTN/FGU/SR-TP等技术提供多样化连接功能。

面向边缘复盖接入,SPN 2.0引入了一种新的设备形态——小型化接入SPN。小型化接入SPN精准匹配用户末端接入需求,定义1U的设备尺寸、16Gbit/s交换容量,并在用户侧新增E1/FE/GE低速接口,在网络侧新增10GE以太网接口,既能将10Mbit/s小颗粒的硬切片由城域接入层延伸至行业用户侧,又能精准匹配用户小型化和节能减排的需求。

近年来绿色节能成为全球热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SPN 2.0不断优化向节能减排目标迈进,提出单bit功耗比PTN降低65%的节能目标,并从芯片、设备、网络3个层级推进该目标实现。在芯片层级,推进动态节能技术,可根据流量负载等动态关闭或开启各模块;在设备层级,推进板卡、光模块、电源、风扇等单元的自动休眠技术;在网络层级,推进研发功耗可视化、流量和路径智能优化系统,从而让合作伙伴的用户在线下实体店可随时关注属地各网点产品的功耗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点,并为不同的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功耗优化方案。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