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5G专网频谱分配异议: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效率优先

发布时间:2023-07-14 13:29:07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
导读:在5G专网愈发成为行业关注焦点的今天,对于其建设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可以通过监管机构为垂直领域分配单独的5G专网频段,企业独立建设运营5G专网;另一种,则是电信运营商基于公网,通过切片、部分核
在5G专网愈发成为行业关注焦点的今天,对于其建设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可以通过监管机构为垂直领域分配单独的5G专网频段,企业独立建设运营5G专网;另一种,则是电信运营商基于公网,通过切片、部分核心网元下沉以及提供专用无线接入网等虚拟专网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专网级的服务。

“频谱是专网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在谈到行业围绕企业市场的无线专网讨论时,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副总裁Stefan Pongratz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无线专网当中存在的挑战不在少数。但是,蜂窝专网无法跨越企业市场的鸿沟,并在整体RAN市场中占据显著份额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专用频谱。”

Stefan Pongratz分析称,近期围绕无线专网的炒作是有据可循的。这其中主要有五个主要原因:首先,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探索如何为专网应用分配频谱;同时,技术的进步正在通过拉低价格、引入更多灵活性以及简化专网部署、运营和管理的方式来改善商业案例;另外,企业对使用蜂窝专网带来的好处的认识正在提高;并且,公有云提供商更积极地寻求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此外,要求蜂窝网络服务质量(QoS)的新用例正在出现。

Pablto Tomasi指出,美国CBRS频谱倡议是在企业和电信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的一个有趣例子。CBRS是一个共享频谱计划,它成功地几乎免费为企业提供了一些频谱,同时使电信运营商或Cable运营商等可以为自己的传统业务购买额外的频谱。而在德国,监管机构为企业市场专门分配了频谱,这促进了企业和供应商自身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目前德国在3.7GHz频段内提供了高达100MHz的垂直行业专用频谱资源。这对于吸引国际企业进入德国市场,以及帮助工业企业(例如汽车OEM)探索5G专网提供的机会来说至关重要。”她补充道。

“频谱政策应确保频谱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不过,作为移动产业的重要行业组织,GSMA对于专网市场的频谱分配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向垂直行业发放专用5G频谱,会带来降低频谱使用效率的风险,并影响整个频谱分配的公平性。”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在接受C114采访时直言道。

“作为稀缺资源,无线电频谱的政策重点目标应该是保证频谱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在过去的十年里,从政府到产业其实已经对此有了很广泛的研究,行业的专属频谱在很多场景下都是对稀缺频谱资源的低效使用,所以这种方法很可能会加大频谱稀缺的问题,包括不合理地推高频谱的价格,影响整个移动行业提供更广泛和更好的服务,以及提供更好的数字包容性。”

GSMA大中华区公共政策总经理关舟亦表示,专网频谱是需要政府全面、仔细考量的事情,频谱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是最关键的。他指出,对于移动网络非常关键的核心频谱,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把它划分给运营商,运营商通过网络统筹和定制化给行业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在一些产业链分享的平台上,可以探索一些比较好的共享方式。

5G SA是垂直行业5G应用的答案吗
同时,我们注意到,全球移动运营商部署5G SA的步伐正在加快。众所周知,独立的5G网络将带来增强的网络能力,使得其能够在性能指标上实现明显提升。

美国电信运营商T-Mobile US近日就表示,该公司在大型企业客户中的主要卖点之一是其5G SA网络。“我们是(美国市场)唯一拥有5G SA核心网的公司,客户们确实需要5G SA核心网来支持网络切片、创建专网等用例。”T-Mobile US首席财务官Peter Osvaldik表示,“企业非常高兴与我们合作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我们拥有怎样的网络能力。”

“电信运营商在提供专网解决方案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其中包括强大的本土市场影响力和对国家动态以及具体监管环境的了解,其中一些运营商还具备系统集成和咨询能力。一些电信运营商还发展了补充性的专业技术,例如网络安全,这可以帮助他们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电信运营商也有能力提供混合专网解决方案(与公网共享一些基础设施的专网)。”他谈到。

中国领先5G垂直应用实践与商用
面对有望成为5G最大蓝海市场的垂直领域企业市场,如何才能使5G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并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整个产业的升级发展,或许这才是专网发展中最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