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我用 5G 网络能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10 15:24:42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
导读:有人说有4G就可以了不需要5G,甚至言下之意连4G都不需要,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这么说的主要依据不过是“3G/4G刚出来的时候飞快”,却完全不明白3G/4G的初期体验的“快”是以容量不达上限
有人说有4G就可以了不需要5G,甚至言下之意连4G都不需要,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这么说的主要依据不过是“3G/4G刚出来的时候飞快”,却完全不明白3G/4G的初期体验的“快”是以容量不达上限为前提的。

4G的频段天生限制了一个4G基站能承载的数据流上限,在承诺了单连接的带宽体验的前提下,基站只能连接特定数量的客户端。依靠忙闲差异,这个数字可以稍微腾挪一下,稍微高于总带宽上限和单连接承诺带宽的除数,但毕竟频段限制决定了这个上限是很低的。

4G基站的辐射范围要比5G基站大几倍,它的潜在连接需求就更大。考虑自动驾驶技术到它的总带宽又窄得多,这导致4G网络基站的负荷成本远比现在的5G网络要大。

手机要连、手表要连、电脑要连、平板要连、汽车要连、监控要连……一旦连接数接近饱和,基站就要搞带宽调配——人多了只好大家都少点。

还有说“4G都多余,只要3G就很快了”的,犯的错误是一样的。3G基站比4G基站容量上限更低,连接数超负荷问题更严重。

其实你们误会了电信运营的逻辑。电信运营中每一次网络升级时,提高单客户带宽并不是目的,增加入网用户数才是真正的目的。稍微提高单客户带宽只是为了提高用户入网的意愿。事实上同样的带宽容量,电商显然是更希望分配给尽量多的(流量包月)用户,而不是给每个用户足够的带宽却限制总用户数量。

为什么4G到5G和3G到4G不一样?
因为截止2018年4G用户已达11.9亿户,要是算上3G用户,则总数已达13.3亿。

再要扩展用户数,新用户只会是IoT——也就是机器人、无人机、传感器这类物联网用户了,人类用户已经基本扩张到头了。所以4G到5G的升级,不再是“大增客户,小增带宽”的3G-4G模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小增客户,大增带宽”模式。

单站容量低,要快能怎么办?还是只有多建基站,在基站之间实现动态漫游分配。

想要一直保持4G的速度不下降,保持单站连接数不对带宽形成压力,最终4G基站的数量和密度还是会向5G机基站的密度逼近——只是单纯的少掉了带宽而已。

Chapter 1—5G将深刻的改变公司形态和劳动关系。

你们要知道,一个企业要把员工都集中到一个可以面对面的地点办公,实际上,所有的原因只是因为高清晰度及实时传输所需要的近距离接触是需要极高的稳定度的。

你们可以算一算,为了这“绝对可靠的超高清、无延迟交流”,一家位于北上广深苏杭的企业究竟付出了多高的人均成本。

说句不好笑的笑话——对很多可替换性高的职场新人而言,他们还没自己那张办公桌“值钱”。

一个企业将相关部门员工的日程表全部协调好,把人聚拢在一个会议室里坐着开会,是一种报表被赤字烧得发红的奢侈行为。

客户的时间更加宝贵,你总不能把客户约来跟团队开会,结果却高概率的卡壳断线——连5%的概率都可以算是高概率。(这一点在5G商用后预计会大幅度的减轻)于是企业们不得不以口岸城市为中心扎堆建立办事处和研发中心。扎堆的理由其实也就是为了离上下游企业近一点,离客户和供应商近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最低成本的做到“高可靠、无延迟、超清晰”的沟通。

——简而言之,北上广深的中心城区,本质上只是一个个的超巨型会议室。

最重要的是,这付出了“不能雇佣全国/本地区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合适的人选”而带来的机会成本。世界各大中心城市都在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在本地可选的人才里面好用的早已没了性价比,新进人口毫无技能,却一开始就成本高昂。同样水平的薪酬对各二三线城市同样技能水准的对象吸引力很高,但是这部分人力资源却完全没有办法利用,这导致企业不得不放弃大量的业务。这其中埋葬了大量的年轻的潜在就业职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