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我用 5G 网络能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04 14:42:56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
导读:有人说有4G就可以了不需要5G,甚至言下之意连4G都不需要,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这么说的主要依据不过是“3G/4G刚出来的时候飞快”,却完全不明白3G/4G的初期体验的“快”是以容量不达上限
有人说有4G就可以了不需要5G,甚至言下之意连4G都不需要,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这么说的主要依据不过是“3G/4G刚出来的时候飞快”,却完全不明白3G/4G的初期体验的“快”是以容量不达上限为前提的。

4G的频段天生限制了一个4G基站能承载的数据流上限,在承诺了单连接的带宽体验的前提下,基站只能连接特定数量的客户端。依靠忙闲差异,这个数字可以稍微腾挪一下,稍微高于总带宽上限和单连接承诺带宽的除数,但毕竟频段限制决定了这个上限是很低的。

4G站的传输范围比 5G站的大几倍,它对网络的潜在连接需求更高。考虑到它的总带宽又窄得多,这导致4G基站的负荷远比5G要大。

其实你们误会了电信运营的逻辑。电信运营中每一次网络升级时,提高单客户带宽并不是目的,增加入网用户数才是真正的目的。稍微提高单客户带宽只是为了提高用户入网的意愿。事实上同样的带宽容量,电商显然是更希望分配给尽量多的(流量包月)用户,而不是给每个用户足够的带宽而对总的用户数量加以限制。

为什么4G到5G和3G到4G不一样?
因为截止2018年4G用户已达11.9亿户,要是算上3G用户,则总数已达13.3亿。

再要扩展用户数,新用户只会是IoT——也就是机器人、无人机、传感器这类物联网用户了,人类用户已经基本扩张到头了。所以4G到5G的升级,不再是“大增客户,小增带宽”的3G-4G模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小增客户,大增带宽”模式。

可以预料,5G会走向流量单价大为下调,但以流量本身为主要计费标准的模式,而不是现在以包月为优先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客户将会自觉地自我限速,只在需要高带宽时使用高带宽。但即使是自我限度的带宽,也会几倍于现在的4G。

至于觉得“3G够快了”“4G够快了”的只是极少数人在极少数情况下的特殊体验,注册用户爆炸性发展后,这个体验早就不存在了。

单站容量低,要快能怎么办?还是只有多建基站,在基站之间实现动态漫游分配。

想要一直保持4G的速度不下降,保持单站连接数不对带宽形成压力,最终4G基站的数量和密度还是会向5G机基站的密度逼近——只是单纯的少掉了带宽而已。

这其实是一个“百万美金”的回答,5G牌照已经开始发放,时效已经没有那么敏感,但也只能简单择其要害说一下。

你们要知道,一个企业要把员工都集中到一个可以面对面的地点办公,事实上全部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物理空间里的直接接触是超高清的、无延迟的、以及超稳定的。

说句不好笑的笑话——对很多可替换性高的职场新人而言,他们还没自己那张办公桌“值钱”。

一个企业将相关部门员工的日程表全部协调好,把人聚拢在一个会议室里坐着开会,是一种报表被赤字烧得发红的奢侈行为。

客户的时间更加宝贵,你总不能把客户约来跟团队开会,结果却高概率的卡壳断线——连5%的概率都可以算是高概率。(这一点在5G商用后预计会大幅度的减轻)于是企业们不得不以口岸城市为中心扎堆建立办事处和研发中心。扎堆的理由其实也就是为了离上下游企业近一点,离客户和供应商近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最低成本的做到“高可靠、无延迟、超清晰”的沟通。

最重要的是,这付出了“不能雇佣全国/本地区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合适的人选”而带来的机会成本。世界各大中心城市都在面临这尴尬的局面——在本地可选的人才里面好用的早已没了性价比,新进人口毫无技能,却一开始就成本高昂。同样水平的薪酬对各二三线城市同样技能水准的对象吸引力很高,但是这部分人力资源却完全没有办法利用,这导致企业不得不放弃大量的业务。这其中埋葬了大量的潜在职位和国际竞争力。如果你的公司正在寻找一个人才,那么你可以考虑招聘一个新员工,但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的人才库中有多少人可以胜任这个岗位。

“不改变”的成本已经淹到企业的下巴尖了,而因为“企业分担社会责任”的基本思路,这条成本线还有进一步上移的危险预期。中美关系降温,全球供应链的张力急剧扩大,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定位,则从利润方面自外而内的施加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压力。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