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中每层有哪些用处

发布时间:2023-02-28 09:05:39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
导读: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层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通过层次性,即每个层接受该层下的其它层提供的具体服务,而每个层又负责为它的前一级提供具体的服务。上下层之间进行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做『接口』,同一层之间进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层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通过层次性,即每个层接受该层下的其它层提供的具体服务,而每个层又负责为它的前一级提供具体的服务。上下层之间进行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做『接口』,同一层之间进行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做『协议』。

  『协议』即通信双方所做的一些约定,比如怎么开始通信、信息的格式与顺序、怎么结束通信等。协议非常重要,我们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过程中,重点就是理解各种协议,如 HTTP、DNS、TCP 等。只有通信双方同时支持相同协议,才能进行通信。就像人类之间通信交流一样,假如一个人只会英文,那么他说中文,就会不知所云。

  二.常建参考模型

  在计算机通信的初期,每家计算机厂商都生产各自的网络产品来实现计算机通信。而由于缺乏标准化,不同厂商设定的各种协议之间不兼容,无法跨厂商通信,非常不方便。

  出于实用的目的, ARPA 提出了 TCP/IP 参考模型(其实比 OSI 模型出现更早),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 4 层。此模型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将真正能够实现通信的技术作为首要任务(更看重的是如何实现,而不是理论),并且一旦发现有什么问题,就及时修改程序、协议或相应文档,模型更加简洁,且实用性更强,最终成为了业界标准。但是 TCP/IP 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概念并不清晰,虽然看起来没有透露出什么具体内容。

  三.5层参考模型简介

  应用层应用层的传输单位是报文,任务是完成特定网络应用,比如传输电子邮件、传送文件、请求与响应 Web 文档等具体网络功能,用户直接接触到的就是这一层,常见协议有 HTTP、FTP、DNS、SMTP。

  网络层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报(包),任务是为不同网络主机之间提供通信服务,把数据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使用 IP 地址来标识网络上的设备。除了寻址之外还需要进行路由选择,从主机 A 向主机 B 传输数据的时候,有很多条可以选择的路由,网络层利用相应的路由算法计算出⼀条合适的道路。常见协议有 IP、ICMP。

  物理层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特,任务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0/1 信号)。(透明传输就是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在链路上传送)

  这就类似于寄快递,商家寄件的时候会加上包装盒、包装袋、寄件信息贴纸等,一层层包装,而消费者收件的时候则需要一层层去掉包装,得到最终的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快递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使用价格更低的纸箱,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快递包装垃圾的增加。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