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2.0将呈现何种形态?
发布时间:2023-08-09 08:51:37 所属栏目:应用 来源:
导读:当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这个词时,他脑海里的是一个以大规模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未
当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这个词时,他脑海里的是一个以大规模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未来愿景。 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扩展现实、纳米技术、去中心化决策和自动机器将很快成为工业4.0的流行语。 工业4.0以及对更高效率、自动化和大规模自主的追求,普及了一种以前鲜为人知的架构模型—物联网(IoT)。据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估计,到2025年,连接互联网的设备数量将达到1万亿。 物联网框架从传感器和设备开始,如雷达、激光雷达、摄像机和天气或热仪器,每一种都产生原始数据。 近年来,处理器元件一直是业界热议的主题。这也被称为边计算。这里的逻辑是,计算能力需要尽可能接近生成数据的能力,以满足超低延迟需求,并节省数据回程和不必要的存储成本。相关软件和相关算法处理这些传感器数据,生成用户可执行的操作的信息。算法推断传感器当前的状态并作出决定或立即采取行动。 阻碍物联网1.0的成本和复杂性与其说是一个失败,不如说是技术发展的自然过程。物联网1.0仅仅是大规模技术范式的起步阶段。正如现代工业战略家Simon Wardley曾经说过的,“每一项活动、实践、数据类型等等,都始于Genesis阶段,然后通过供应商竞争来改进产品(供应侧进化),通过市场适应来更好地利用产品(需求侧进化)。” 物联网项目探索的最初几年可以最好地描述为扩展试验。这是我称之为“IoT 1.0”的时期,因为版本控制假定了一个自然的改进过程。事实上,将会有一个物联网 2.0。 IoT 1.0 的特点是定制的单点解决方案和极其分散的供应商生态系统。似乎每个人都在重新发明相同的轮子。根据前瞻性研究对物联网1.0进行的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与思科、微软等同行的合作下,约有 75%的企业尝试打造物联网方案最终并未继续进行下去,这也符合情理。 历史永远不会重演 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名言“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History never repeat itself, but rhymes)适用于今天的技术。我们听到的历史押韵是在今天的物联网和20世纪80年代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世界之间。在客户机-服务器时代,每个企业环境都是一个孤岛,难以实现规模化,实现的通用性又复杂又繁琐。企业只能希望他们有一个像样的IT部门来帮助他们从计算投资中获得最大收益。这些共同的挑战事实上应该引起当今任何寻求实施工业物联网的人的强烈共鸣。 由于规模经济、通用平台和内部维护的大幅减少,从企业 IT 到 IaaS 再到云的转变导致计算支出的投资回报率大幅上升。事情变得更简单、更便宜,所有这些都被供应商所缓解,因为他们意识到商业业务的未来将由 Web 服务开发人员驱动,而不是一些陈旧的中央 IT 经理甚至 CIO。 物联网开发者是当今网络服务开发者之于云计算先驱的版本。全球物联网2.0将把整个物联网领域的开发者团队置于智能制造决策的中心。 物联网 2.0 将以边缘操作系统为基础,这是一个通用平台,旨在提供需要自动满足物联网需求的计算能力。 该操作系统将提供分布式计算,该计算采用由协议而非产品驱动的 Schwabian 分布式框架。 它将专为低延迟和部署模型而设计,让开发人员摆脱真正在边缘无立足之地的传统编译器和编排器的铁镣。 也许最重要的是,边缘的通用操作系统会将多租户作为业务特权,从而扩大边缘经济的范围。 从大局来看,物联网2.0将迎来从定制系统到高度可伸缩和广泛适用的产品生态系统的进化过渡。正如沃德利所讲述的,这将预示着工业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拐点。工业4.0刚刚成熟。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