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扩展坞点评!绿联 12合1扩容站,助你高效职场人成材!
发布时间:2023-07-04 10:19:34 所属栏目:评测 来源:
导读:最近几天,618年中大促成为了互联网热议的话题。我也趁着电商平台优惠力度比较大的时间点,入手了不少数码好物。其中,便包括了今天文章要评测的产品——绿联12合1立式多功能扩展坞。
入手这款产品的契
入手这款产品的契
最近几天,618年中大促成为了互联网热议的话题。我也趁着电商平台优惠力度比较大的时间点,入手了不少数码好物。其中,便包括了今天文章要评测的产品——绿联12合1立式多功能扩展坞。 入手这款产品的契机在于:平时工作需要用到多台显示器,而前阵子新购买的M系列芯片的Macbook,受限于苹果芯片本身的限制,对于多屏扩展实在是不够友好。再加上,Macbook本身可用的接口比较少,只有2个 Type-C 接口,难以满足连接U盘、相机内存卡等设备的需求,再加上618期间刚好有优惠,因此,选择购入绿联这款扩展坞产品。 在今天的文章里,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使用这款产品的一些体验。 一、外观篇: 绿联12合1立式多功能扩展坞采用的是立式设计,尺寸为55mm×74mm×131.5mm。放置在桌面上,体积与小瓶装的矿泉水相当,并不会占据太多桌面空间。 外观方面,扩展坞采用了铝合金外壳,主体采用深灰色调,可谓是科技感拉满了,而铝合金材质的外壳,对于产品内部散热也有着一定帮助。即便将其单独作为一款放置桌面的简约的摆设,整体看起来的颜值也是相当高的。 二、扩展篇: 实现笔记本电脑多屏扩展,是我选购这款绿联12合1立式多功能扩展坞的动机之一。并且熟悉处理器平台的朋友也都知道,苹果M系列的芯片虽然性能极强,但对于多屏拓展的支持比较一般,最多也就是可以拓展一个外接显示器。而这,对于程序员/剪辑师/股票证券交易员等需要多屏协助的从业者来说,显然就不那么方便了。 市面上也存在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借助 Displaylink 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为:在电脑上安装驱动以后,使GPU与CPU之间实现信号转换、自动调制,在系统中模拟多个显示器设备,并通过USB-C接口将压缩数据传输到扩展坞中的DisplayLink芯片上,最后转换为DP信号或者HDMI信号,从而实现多显示器的扩展。这意味着,只要我们的笔记本上面搭载了一个支持远距离数据传输的USB-C接口,就可实现多模态屏功能的扩展了。 而今天文章的主角——绿联12合1立式多功能扩展坞,就采用了这一方案。产品内置了Displaylink芯片,借助Displaylink技术,就可以让M系列芯片突破扩展显示器的数量限制,并且至多可实现四屏同时显示(笔记本屏幕+3台显示器)。当然使用前,还是需要先到绿联官网下载并安装驱动,或者可以通过随产品附带的驱动光盘进行安装,也一样能够实现驱动安装。 以我手头上 M 系列芯片的Macbook为例,完成驱动安装后,就可以通过线缆,将笔记本电脑、扩展坞以及三台显示器进行连接。连接以后,至多可以实现四块屏幕、均显示不同的画面(扩展模式),或者四块屏幕均显示相同的内容(镜像模式)。需注意的是,四屏同显的模式,仅限于 Mac 系统,Windows系统的设备是不支持的。 除了四屏异显/四屏同显模式以外,绿联12合1立式多功能扩展坞还支持另外两种“扩展+镜像”的显示模式——三屏异显以及二屏异显: 三屏异显:笔记本电脑屏幕、显示器A、显示器B均显示不同画面,显示器C镜像复制其中一屏的画面。 二屏异显:笔记本电脑屏幕、显示器A显示相同画面,而显示器B、显示器C显示同一画面。 上述的这两种扩展模式,再加上前文提及的四屏异显,都是支持Mac/Win双平台的,可以放心使用。 如果能借助这款多功能扩展坞,即可将我的第一代Macbook与多达3台桌面显示器无缝连接进行简单便捷的连接。平日里,在进行图片后期/视频剪辑类的工作时,便可以在不同的显示器上启用不同的窗口界面,一屏操作、一屏参考、一屏查阅资料/聊天等等,省去了界面切换的步骤,对于效率的提升不止一星半点。 当然了,如果你是程序员、工程师、影视制作一类的职业,多屏扩展同样也是增加效率、提升生产力的最佳方案之一。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内容
- 第四代纵向折叠屏moto razr 40评测:超好用超好玩 3999元起
- moto razr 40评测:3999元起!也许是目前质价比最高的竖向折
- 骨传导耳机新标杆,优质长续航8级防水!南卡Runner Pro4S测
- 外观颜值“天花板”,HAKII ICE LITE蓝牙耳机评测
- M2 Ultra支持!苹果新款Mac Studio评测
- 暴风龙 P3 护眼版测评:轻薄防护眼睛的大屏办公助手
- 真的是步步为营!小米电视大师86英寸Mini LED 首发评测:亮
- 8mm机身以下我就最会玩!vivo S17 Pro评测:3499元轻薄手机
- M2 Ultra性能测试,GPU性能只有4080一半
- 超频冲上3.1GHz!索泰RTX 4070天启OC评测:超过公版的2K游戏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