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数码 > 正文

“空间计算”含义:“眼动追踪+脑机技术”,苹果Vision Pro硬核定义“iPhone时刻”

发布时间:2023-06-17 13:21:32 所属栏目:数码 来源:
导读:“我们迎来了one more thing,一个全新的增强现实平台、一个革命的新产品......”

职业经理人库克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满怀激动地向全球介绍,苹果凝聚七年努力打造的首款头显—Apple Vision Pro。
“我们迎来了one more thing,一个全新的增强现实平台、一个革命的新产品......”

职业经理人库克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满怀激动地向全球介绍,苹果凝聚七年努力打造的首款头显—Apple Vision Pro。

发布会上久违的One more thing,乔布斯时代的经典字体,让人们回忆起划时代的“iPhone时刻”。

16年前,乔布斯穿着标志性的黑上衣、运动鞋站上舞台,发布了改变世界的产品——初代iPhone。从那一刻起,整个智能手机产业被颠覆,无数人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

一款带有触控功能的宽屏iPod,一款革命性的手机,以及一款突破性的互联网设备,过往的三款智能化产品全部整合融合创新成如今的一款跨时代的全新智能设备。

引入多点触控技术,不要键盘和手写笔,用手指即可精准操作屏幕,让手机页面流畅地缩放、滑动。

可以看出,初代iPhone的创新性价值在于,化繁为简,实现多种产品功能的整合,从而大幅拓宽其使用场景,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其次是从键盘交互到手指交互的迭代,只需要手指滑动、点击,极大降低操作门槛,同时令效率得到指数级的提升。

从技术上来看,iPhone在当年并不具有开创性。多点触控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1999年摩托罗拉推出全球首款触控屏手机A6188。iPhone与多点触控技术结缘源于2003年苹果设计团队向乔布斯提到触控的想法,当时乔布斯感觉“这就是未来”,随后苹果在2005年收购了触控产品公司FingerWorks,并申请多点触控技术专利。

iPhone诞生之后,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乃至全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触摸屏成为所有手机的标配,引得无数同行蜂拥模仿,几乎所有移动应用都被重写一遍,手机成为人们必备的数字工具,行业迎来黄金时代,苹果则成长为全球科技巨擘。

个人电脑的普及与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出现息息相关,1970年代美国施乐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明出了第一个图形用户界面,而其得以在真正的产品中出现是乔布斯进一步优化细节交互,推出首个在商用领域的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Mac OS,让个人电脑市场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类似地,利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大家不必学习程式语言,也就可以直接使用电脑了,使用门槛大幅降低,利用效率也显著提高。同样,图形用户界面等技术并不是乔布斯首创,但是由其把电脑推向千家万户,成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

人机交互革命性创新

Vision Pro带来了全新的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势、眼球运动和语音命令进行虚拟现实交互,操作过程无需外部控制器。这种方式为那些年的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的计算环境,那个库克亲昵地称之为无穷大的空间计算天下无敌的时代。

手向下一挥,页面就会随之滚动,用手指捏住页面,就可以随意放大缩小,轻捏手指,窗口可以拉得更近。

为什么称之为“革命性”,并不是因为这些交互方式是苹果首发,而是通过这些已有的技术,给了用户带来突破性的体验。从体验测评体验的细节来看,体验者普遍反映界面整体体验流畅、眼睛移动互动的识别准确自然,秒杀市面上的目前主流的消费级AR/VR头显设备。

眼动追踪是VR产品最重要的交互方式之一,目前也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通过捕捉用户的眼球运动轨迹,精准算出用户的目光停留在设备屏幕区域,进而实现浏览、控制等功能。眼球追踪加注视点渲染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渲染效率,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更令人惊艳的一点是,Vision Pro暗藏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从传感器获取用户数据来感知用户情绪、预判用户行为,进而提升用户体验。根据苹果神经技术研究员Sterling Crispin的介绍,Vision Pro采用了机器学习监测身体和大脑的信号,来预测人类的情绪,创建更适合的虚拟环境来增强用户体验。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